咏贫士·其三
陶渊明〔魏晋〕
荣叟老带索,欣然方弹琴。
原生久决履,清歌畅商音。
重华去我久,贫士世相寻。
弊襟不掩肘,藜羹常乏斟。
岂忘袭轻裘,苟得非所钦。
赐也徒能辨,乃不见吾心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荣曳老年绳作带,依然欢乐把琴弹。
子思脚下鞋开绽,商颂清扬歌唱欢。
虞舜清平离我远,世间贫士常出现。
衣衫破烂不遮体,野菜汤中无米添。
谁不想穿轻暖裘?得非正道我不羡。
子贡徒然善巧辩,无人理解我心愿。
注释
荣叟:指荣启期,春秋时隐士。
带索:以绳索为衣带。
原生:指原宪,字子思。孔子弟子。
纳:穿。
决履:坏裂的鞋子。
清歌:清新、清亮的歌曲。
商音:曲名,指原宪所唱的《商颂》之曲。
重华:虞舜名。相传尧舜时代,圣人治世,天下太
创作背景
《咏贫士七首》是陶渊明创作的组诗,当作于南朝宋元嘉三年(426)陶渊明拒受江州刺史檀道济所馈粮肉前后,是陶渊明晚年的咏怀之作。此诗为其中第三首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郭维森 包景诚·陶渊明集全译·贵阳:贵州人民出版社,1992
2、
孟二冬·陶渊明集译注[M]·北京:中华书局,2019
3、
韦春喜.试论陶渊明《咏贫士》七首[J].阜阳师范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4(1):11-14
陶渊明
陶渊明(约365—427年),名潜,字元亮,别号五柳先生,私谥靖节,世称靖节先生,一说寻阳郡柴桑县(今江西九江)人,另一说江西宜丰人,东晋末到南朝刘宋初杰出的诗人、辞赋家、散文家。被誉为“隐逸诗人之宗”“田园诗派之鼻祖”。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。曾任江州祭酒、建威参军、镇军参军、彭泽县令等职,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,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,从此归隐田园。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,被称为“古今隐逸诗人之宗”,有《陶渊明集》。 137篇诗文 1327条名句
博物志·杂说(节选)
张华〔魏晋〕
旧说云天河与海通。近世有人居海渚者,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,不失期,人有奇志,立飞阁于查上,多赍粮,乘槎而去。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,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昼夜。去十余日,奄至一处,有城郭状,屋舍甚严。遥望宫中多织妇,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。牵牛人乃惊问曰:“何由至此?”此人具说来意,并问此是何处,答曰:“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。”竟不上岸,因还如期。后至蜀,问君平,曰:“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。”计年月,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。
归园田居·其五
陶渊明〔魏晋〕
怅恨独策还,崎岖历榛曲。
山涧清且浅,可以濯吾足。
漉我新熟酒,只鸡招近局。
日入室中暗,荆薪代明烛。
欢来苦夕短,已复至天旭。